民国之文豪崛起_268【阎老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8【阎老西】 (第2/4页)

转嫁到小地主、富农和贫农身上。

    有资料显示,中原大战爆发前夕,山西北部地区军饷税捐比正税高出225倍,位居全国之首。

    知道这些情况后,你还会认为阎锡山治下的山西百姓,有多么安乐富裕吗?

    阎锡山比普通军阀高明的地方在于,他办教育、兴工业、灭土匪、劝农桑……施行了一系列善政。百姓不受土匪之祸,不遭兵戈之危,确实比其他省份要幸福得多。

    可一旦打仗,立马暴露原形,因为军队太烧银子了,这些钱都转嫁到平民百姓头上。

    周赫煊想到两年后的中原大战,就忍不住心中叹息。那是民国年间规模最大的内战,各方投入总兵力达110多万,波及20多个省,死伤官兵30余万。

    这些钱财、武器和兵力,留着打日本鬼子该多好!

    常凯申的政治削藩玩得太急了,就跟当年的朱允炆一样,把所有军阀都逼到了中央政府的对立面。好在常凯申擅长收买,一旦战场不利,便用钱硬生生的挖对方墙角,居然还真让他给胜利了。

    常凯申为了得到张学良的支持,直接派人带2000万巨款过去。不但花钱收买张学良,就连张学良身边的幕僚、秘书、副官和侍卫,都属于收买行列。

    有一次,常凯申派去的代表请东北政要吃饭,饭后打麻将,每人抽屉里准备着2万元,不管输赢都归坐下的人。

    而阎锡山派去的两位代表呢,一位带了1000元,另一位揣着500元就上门。第一次去,他们成功见到张学良,第二次再去,直接被看大门的轰出来。

    中原大战,那是金钱的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