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55章赵国最后的大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章赵国最后的大将 (第5/6页)

就能够迅速地奔袭赵国的都城邯郸。

    为了保证此次战争的胜利,秦王政还亲自率领秦军主力由上党的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出发,企图从邯郸的北部进击赵国。只要秦军到达邯郸北部,便能够将赵国一分为二,首尾不能相顾,如此则赵国危矣。

    李牧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秦军进攻进到番吾(今河北平山南)之时,李牧便率大军对其进行顽强阻击。秦军攻击邯郸南部,也因为漳水和长城的阻隔,而举步维艰。

    李牧见状,当机立断地改变了赵军全面阻击的战略,南面的赵军主要负责守卫,而北方的赵军则在恰当时机内进击秦军。如此,便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于是,赵军大将司马尚奉李牧之命,在邯郸南部据守长城,让秦军不得进入。另一边,李牧亲自率领赵军向邯郸北方进击。不出数日,赵军便在番吾和秦军遭遇,李牧亲自督军,对秦军发起了猛攻。秦军不得寸进,遂心生慌乱,赵军士气更加旺盛,很快便击溃了秦军。李牧也不追击,而是迅速挥师南下与司马尚大军合兵一处。

    秦国南部大军很快获悉了北方大军的溃败,更听闻赵军李牧大军已经到达。于是,象征性地和赵军开战一番之后,发现实力虽未损但却难以取胜,只能班师回去。李牧通过自己高超的指挥艺术,再一次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

    但是赵军虽然一再取得与秦军交战的胜利,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此时的赵国已经与长平之战以前的赵国不可同日而语。秦国已经更加强大,即使三番四次大战下来,接连损兵折将,但却并没有损耗元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