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货币的发展 (第3/4页)
现,刀形币不仅外观酷似刀鞘,而且金属成分也跟当时的刀鞘成分一致。战国时,齐国铸造钱币的地方很多,但是,这些不同铸造地所铸造的货币却都有一个统一的铭文——“齐法化”。其中,“法”在古文中的意思是标准,而“化”可能就是货的简写。“齐法化”就是齐国的标准货币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刀鞘有“合六而成规”的说法,有意思的是齐国的这些刀币也可以“合六而成规”。战国时代,刀币已经非常成熟,由于它适合存储和流通的特点,刀币迅速成为那一时期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管子·轻重篇》中有一句话就说出了刀币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黄金刀币者,民之通货也”。 刀币虽然是齐国的标准货币,但是它的影响范围却不仅限于齐国。据出土文物推测,位于齐国西北部的燕国也通行刀币,只是燕国的刀币是以“明刀”作为铭文的,而且造型也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齐国的刀币那么精致。 贝形币是楚国的流通货币,因为外形酷似贝壳而得名。我们前面说过,贝币的历史非常久远,从夏朝开始就有了贝币,但这时的贝币跟最初时候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这时的贝币采用的不再是天然贝,而是把铜铸造成了贝壳的形状。贝形币被称为“蚁鼻钱”或者“鬼脸钱”,它的顶端有两个大小不等的穿孔,背部微微凸起,腹部呈椭圆形。楚国的这种贝币也像同时期其他国家的货币一样,刻有铭文,这在之前的贝币上是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