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14章所谓的大势所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所谓的大势所趋 (第2/5页)

过这次改革,秦国将旧的制度废除,代之以能够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商鞅此次变法具有明显的作用,它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是付出努力的商鞅并没有获得所有人的认可,秦孝公死后,商鞅便付出了代价——死后还被车裂。因为改革变法伤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就连新任秦王亦对商鞅恨入入骨。秦孝公的兄长因变法而受刑,太子也因变法而被放逐,河西之地的大贵族的既得利益都消失无踪,就连商鞅也最终死于自己颁布的连坐之法。但是,变法最终被保留下来,与其留下的秦国内部安定、外部宾服一样,成为影响战国格局的重要一环。

    秦国在当时具备最适宜的改良条件:落后、混乱的社会,贤达的君王、思定的秦民以及悍勇的军队,这些都是其他诸侯国不具备的。魏国丞相在死前,曾亲口对魏王叮嘱:商鞅此人,要么重用,要么杀之。如同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挽救魏国的没落一样,魏王最终没能够阻止商鞅入秦。

    除了商鞅变法之外,秦国崛起还有其特殊的优势:

    第一,秦国具备地理优势。它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进可攻取中原腹地,退可以在函谷关一带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抵抗外敌。

    第二,变法后的秦国内部稳定,使得秦统治者可以丝毫没有后顾之忧地进攻东面的其他诸侯国。

    第三,拥有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从当时的武器装备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