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天下一统 (第2/8页)
来,带着一身的光彩和荣耀。此时秦王政开始思考攻楚的问题,攻灭楚国无疑充满了艰难和挑战,而一个君主要权衡天下内外大事,一方面要防备军事上的溃败,另一方面则要防备大臣或者大将尾大不掉,功高震主。 所以到底派遣谁去攻克楚国是秦王政当前最为疑惑的问题。王翦身经百战,战功显赫,攻下楚国不在话下。但正是这样,秦王对他才有所犹豫,因为他的功劳已经很大,功高震主的道理秦王是懂得的。李信刚刚经历战事,经验、计谋、威信上都比不上王翦,却是秦王政重点培养的对象,他甚至还想要在军中让李信和王翦抗衡。 在秦国兼并天下、横扫八方的过程中,没有王氏和蒙氏家族的支撑,秦军很难如此快速地攻灭六国。蒙骜、蒙恬、蒙武祖孙三代,各个居功至伟、威名赫赫;王翦、王贲父子也不屈居人后,古人来者都屈指可数。是故《史记》评论道:“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山东六国之中,除了韩国之外,其他六国都是在王氏父子的帅旗下相继攻灭的。相比于蒙恬、蒙骜等人,秦王政更需要防范的是王翦。 王翦自然知道秦王政的心思,白起的结局还历历在目,警示着每一个秦国将领:了却君王天下事,不一定能够赢得生前身后名。 所以王翦之子王贲在接连攻克了楚国的十余座城池之后,便毫无怨言地把帅印交给了李信,把最后的功劳让给了他,也是把自己的祸患消灭在李信的功劳之中。 在此之前,秦王政还对王翦和李信作了一个对比。他问王翦,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够攻灭楚国,王翦毫不犹豫地说要60万。秦王政暗自抽了一口凉气,60万大军可是秦国压箱底的实力。于是,秦王再去问李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