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晋国的发展 (第2/7页)
亲自带领诸侯到周襄王的住所去朝见。《春秋》一书微言大义,讲究为尊者讳,故而将此事记载为“天子狩于河阳”。 在此次盟会上,各国诸侯先是解决了卫国的问题。卫国是楚国的盟国,曾与楚国结下姻亲,在战争中曾为楚军向导,卫成公更曾经得罪晋文公。得知了楚军大败、晋军大胜的消息,卫成公非常惊惧,便逃离卫国,到陈国去避风头。这时晋文公向各国诸侯发出参加盟会的邀请,卫成公本来就担心晋国会报复卫国,不敢拒绝晋国的邀请,可是更担心自己一去就会被晋文公找借口杀掉,于是只好派大夫元咺辅佐自己的弟弟叔武去参加盟会,而元咺的儿子角则留在卫成公身边随侍。 可是不久以后,却有人对卫成公说:“元咺已经立了叔武做国君,您已经被抛弃了。”卫成公听了这话,立刻怒火中烧,也不派人调查清楚事实真相、是非曲直便命人处死了角。元咺听说儿子被杀,自然伤心不已,也对卫成公滥杀的行为非常愤怒。但是此时卫国尚处于危机之中,晋国在旁虎视眈眈,卫国稍有动乱晋国就可能派出大军灭掉卫国,故而元咺擦干眼泪、强忍悲痛,继续执行自己的任务。卫国人本来就已经对卫成公十分不满,现在听说他在流亡中还如此听信谗言、滥杀无辜,谁也不愿意继续为他效力了,而且此时晋国也答允了恢复卫国的爵位,于是卫国人蠢蠢欲动,有另立国君之意。 为了安抚人心、稳定局势,卫国大夫宁武子在宛濮召集集会,诚恳地说:“上天降祸于卫国,因此会有君臣失和的事情发生,导致我们陷入如今这样令人担忧的境地。但是请诸位扪心自问,如果国内无人留守,谁来守卫社稷?如果无人出使国外,谁来安定我国周边环境?如今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