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162章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 (第1/6页)

    公元前260年,赵国45万大军,在赵括的错误战略下,悉数在长平被杀。两年之后,秦军在王陵的率领下,兵临邯郸城下并加以重重围困。可是,经过两年的对峙,秦军不断地增添人马,却始终难以攻克邯郸。而镇守邯郸的,就是赵国名将之一的廉颇。只因为白起不忿范雎,所以坚决不出征,秦王只能用王龁替代王陵。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在大将廉颇的守护下,邯郸城固若金汤。王龁用尽招数,却还是奈廉颇不得,战争的天平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开始向赵国倾斜。为了尽快解除邯郸之困,平原君遂前往魏国求救。

    信陵君的jiejie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平原君自然毫无顾忌地向信陵君陈述了韩、赵、魏三家一体,互为依存的关系,也向他说明了,秦国一旦灭亡赵国,魏国也必定危急的事实。信陵君也知道,韩国灭亡了,魏国危急,其实赵国灭亡了,魏国何尝不是一样的危急呢?是故信陵君向魏王陈述了这些利害关系。魏王经过左右权衡,艰难挣扎,最终决定让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

    然而,晋鄙大军却在邺屯留了下来,扎筑起了营垒,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则是持左右观望的态度,在邺隔岸观火,以待时变。

    信陵君听闻了这个消息,心中震惊不已,如此贻误战机,陷赵国邯郸于危险境地,真是愚蠢至极。其实,在此之前,秦王就派遣来了使者,向魏王威胁道:“秦军旦夕之间就能够攻克邯郸、灭亡赵国,诸侯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胆敢救援赵国,秦军邯郸战事一结束,必定首先去攻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