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桃花夫人 (第4/7页)
史实的内涵而拓展到文化层面,息夫人的凄绝命运也引发后世之人反复为之感叹吟咏。 楚国终于可以直面中原,文王选择了郑国作为首个攻讨对象,理由是郑厉公复辟“缓告于楚”,以此向以齐国为首的中原各路诸侯发出宣言。楚国伐郑,是这个南方大国第一次和中原诸侯正面交锋,正式拉开了齐、楚争霸中原的大幕。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就在楚国野心勃勃,为进军中原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时,一个不经意的机会,降临到了文王面前。位于淮水一带的息国和位于汝水一带的蔡国发生了摩擦。起因源于息、蔡二位国君都娶了陈国国君的女儿为妻,蔡国国君娶的是大女儿,而息国国君即将与小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息妫完婚。息妫出嫁时途经蔡国,蔡国国君认为息妫是自己夫人的meimei,于是就没有按照息国夫人的规格礼遇进行招待,并且举止颇为轻浮,着实激怒了息国国君。 息国国君决定报复,便使人拜访楚文王,请求楚文王出兵攻打息国,由息国向蔡国求救,这样就可以给楚国攻灭蔡国制造口实。这正中了楚文王的下怀,于是很快答应了息国的请求。 楚国随即进兵,在这一年的九月份大败蔡国军队于莘地,并且俘虏了蔡国国君献舞。对于楚文王而言,这次战役的意义不仅在于挫败了蔡国,更是释放了一个政治信号,就是楚国有决心,也有能力进军中原。在孔子编选的《春秋》更是把这件事作为楚国走向强国的分水岭,并从这一年开始,正式将楚国列入记载对象,其原文曰:“楚辟陋在夷,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