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节 (第5/6页)
学生们前来,只把自己当成辩士,阐述杀害武郡守的利害,迫使楚陵小王爷放人。 暗地无人时,萧公也曾自嘲,古人一句老话说的没错,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手里没兵,你的底气就不足,拿什么跟人斗,就算你想讲道理,也得那人肯听才有用。 乱世中,读书人的命也一样贱啊。 周绪早已了解到申鹤的仁义之举,说道:“武郡守一心为民,却惨遭小王爷毒手,连郡守一派的亲信学生都没放过,可见其人心胸狭小,手段恶毒。” “那些惨死的学子,我会下令好好抚恤他们的家人,另外还会重建桂兰书院,置一石碑放在书院山门处,录刻其英勇事迹,让广陵民众都知道他们的牺牲,以供后人瞻仰。 ” “多谢王爷,王爷恩情我等没齿难忘,在此,我代表枉死的学子叩首深拜。”武同捷赶紧起身至一旁拜道。 原本伤感的情绪已经被激动所代替,读书人求的也无非就是清誉流传,虽死亦死的其所! 现在虽然没有百世流芳,但他死去的小儿子以及他的故吏门生也算搏的了一个身后美名,不再是楚陵王口中的叛逆谋反之徒。 想到此,武同捷忽的有些怔然,心底涌上一丝伤感,两大谋逆大贼世人皆知。 南魏北周,他的授业恩师选择了周幽州,认真算来,他这个当了半辈子的楚臣也是不忠之臣啊。 武同捷两眼微湿,年轻时,他也曾有致君尧舜上的文人理想,现如今就剩白发蹉跎,还连累了桂兰书院的学子惨死,忙碌半生,万事无成。 周幽州借着小儿子和这些读书人的死当做由头打压广陵世家,上述话语也应是收买广陵读书人的人心居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