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 (第2/4页)
“可既然是聪明人,就知道您觉得好看的,肯定也还有人买账,你摸这良心说,这书不好卖吗?” 胡老板呵呵一笑,露出一个憨厚的表情,“公子这么自信是好事。明人不说暗话,您直接说个数,我们再谈。” “五十两,一口价。”叶信芳连个磕绊都不打,就说出了心理价位。 “公子,过分了,您也看到了,我这小本经营的,这书要是不好卖,钱不是打水漂了吗?十两,老胡出一回血,您看怎么样?”胡老板不愿意。 “这书只要开卖,在府城卖个五百册,我觉得没问题。”这种形式很少,而新东西,也许会血本无归,但也可能会大赚,叶信芳不信自己是前者。 “这话本再好,它也卖不了多贵,顶多卖一两银子,我还要算成本的。”胡老板做出一副委屈的样子。 看着一个大男人卖萌装可怜,叶信芳险些将隔夜饭都吐出来。 “不走质而走量,话本又不是经义,哪家店里没有几套活字板,又不需要人工抄写,成本哪有那么高?”叶信芳今天也不是白跑的,活字印刷术在宋朝就被发明出来了,如今几百年过去了,早就推广开来,印刷成本大大降低。 活字印刷因为容易损坏的缺点,导致印刷中偶尔会出现不清晰的现象,所以经义书籍人们更偏向于购买手抄本,话本跟经义类书籍不同,但求能认个全即可,没有太高的要求。 “公子懂得挺多。”胡老板尴尬一笑,“但小店里祖传下来的活字版,损坏了不少,许多都不能用了。” 叶信芳也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但看天色不早了,也不愿意再跟他耗下去,挑了跳眉,道:“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