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第2/3页)
。 一个健康正常的朝廷,不能只有年老的旧臣、也不能只有年轻的新人。不仅要让优秀的年轻人待在合适的位置大展身手,也该妥善安置过往功勋的利益纠葛。 让老臣寒心,让旧人失去了晋升的盼头,那谁还愿意任劳任怨地给朝廷干活、给皇帝卖命。 祁峟是个聪明的,在听见“旧臣”、“资历”等词时,就猜到了王鹤亭的良苦用心。 “春日将近,屯田、开荒、兴修水利的事不日就提上日程。蔡爱卿、窦爱卿、蒋爱卿,你们一定要处理好相关事务,莫要让孤失望。” 三人齐声应是。 此次早朝顺利。 王晚成虽然对他父亲的上书提议颇有微词,他真心觉得工部那批老油条、老混子,不清洗干净就是陛下仁慈,还给他们升官发财……,简直可笑。但他也没当众顶撞老父亲,只一个人思索着职位升迁的标准。 论资行辈? 这方便混子摸鱼。 天赋决定高度? 过于主观,容易湮灭人才。 论功行赏? 权力大小不同,作出的功绩大小自是不同,比较起来也困难。 但是针对地方实权官员而言,此途径还是很方便的。只需要圈定比较的范围,单纯将知府和知府作比较、知县和知县作对比,还是很靠谱的。 王晚成苦思冥想了许久。 祁峟对他的纠结分毫不知,回到雍和殿的时候,还没坐下喝口茶,背着药箱子的太医就着急忙慌闯了进来,“陛下,大事不妙,邖公主重病垂危,已是弥留征兆。” “什么?” 祁峟端着茶盏的手一抖,茶水重重泼落到地,冒着热气的水烫红了手背。 祁峟也顾不上叫疼,只一边听着太医的汇报,一边向偏殿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