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五章 原材料最费劲 (第4/6页)
呢。” 老帽儿从兜里掏出几张毛票,递给老太太。 那老太太立刻乐得眉开眼笑,还帮着他们装车。 等出了胡同,鲁大叔和老帽儿相视一笑,把那些没用的砖头扔掉,剩下完好的瓦片和瓦当都留下。 “这些瓦当不错,雕刻得挺精美。” 鲁大师拿起一片瓦当,嘴里称赞着。 所谓的瓦当,就是屋檐筒瓦最前面用来遮挡的圆形瓦片,起到装饰和保护的作用。 两个人骑着三轮车,把这些屋瓦运到史家胡同,刘青山奶奶家的老宅子里。 这里,已经堆放了不少建筑材料,都是他们每天一点一点弄回来的。 有砖瓦,也有些雕花的破旧门窗之类。 最大的,就是两个鼓型的石头门墩儿,上面的雕刻也同样精美,据老帽儿说,这俩门墩儿,以前是某亲王府门口的。 门墩儿是一座宅子的门面,从前的人是非常讲究的。 歌谣里面不是唱了吗: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除了这对儿门墩儿之外,老哥俩甚至还弄回来一个完成的影壁。 从上面的墙帽儿到最下面的基座,一砖一瓦,都完好无缺,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重新组装上。 中间的影壁心,则是一副岁寒三友图,古香古色。 据老帽儿师叔说,反正他小的时候,在哪个王府里面好像见过。 院子里这些东西,有捡的,也有给个三毛五毛收回来的,反正也没花啥钱,这会儿的人们,还都不拿这些当好东西。 这也是刘青山临走的时候安排的,像这种有些历史的老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