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0 (第2/4页)
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带着哑女离开,去更好的生活,去更幸福的日子。 …… 最令我感觉到恐惧的一点,是老师曾产生过恨意,纵然如老师这样的圣人,仍对这样的不公产生恨意,他日渐沉默,不能安慰哑女,精疲力竭。徐缭作为演员的表演简直令人汗毛倒立,即便镜头没有变化,他只是沉默地坐在那里,我都能感觉到他心里几乎要奔涌而出的野兽,眼神里的恨意跟疯狂简直清晰可见,中途我甚至以为他会黑化或者虐待哑女、跟哑女争吵。 然而什么都没有,人是平庸的,会被环境影响,老师也不能幸免,世道不会因为他心存善意而网开一面,这导致他真实的几乎有点丑陋。 他也会发火,也会怒吼,也会绝望,哑女因为丢失的纸笔走到荒无人烟的山中时,老师出去寻觅她,不是心疼,不是难过,是愤怒,他明明知道哑女为什么离开,知道哑女受了什么折磨,却没有办法再去安慰她,连克制住自己的怒气都那么难。 老师第一次显露出了他对哑女的厌倦。 这就使得后来他们不再交流顺理成章了起来,老师同样失去了他的“声音”。我们总是要求完美的受害者跟完美的帮助者,可是老师在电影里却不那么完美,我第一次观看时始终不明白徐老师为什么会以这样的设定来扮演老师,直到结局。 在冰水里回过头来微笑的老师,仍旧是当初那个青年,经历过那么多,他在恶意里挣扎良久,依旧没有被恶同化。 与将恶意肆无忌惮宣泄他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村民相比较,被这大山困住,被这愚昧跟恶念束缚的老师,最终选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