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_第一百一十一章 玻璃作坊的秘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玻璃作坊的秘密 (第2/4页)

那就价值昂贵了,用大件西方玻璃器皿来磨成十两一副的老花镜显然是不划算的。不把眼镜卖到二十两、三十两的高价,成本都收不回来。

    通过控制原材料,李植阻断了其他人仿造老花镜的可能。

    李家在天0津的商铺早已经扩大了。如今店铺两边的其他两间店铺也被李植买了下来,豪华装修后看上去十分体面。李植在最东边的一间店铺卖肥皂,在最西面一间装修最高档的店面卖老花镜。

    所谓万事开头难,新产品最初的客户总是很少的。李植在店铺上面挂上大大的“包治老花眼”的锦旗,希望能吸引到最初的一批客户。李植现在能做的,就是等着这个产品慢慢发酵,为自己带来利润了。

    ####

    丁有弟他爹希望还生个儿子,所以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傻名字。然而他后来真的有了一个弟弟,这让他怀疑自己名字是不是真的有用。

    他本是范家庄西边六十里丁家村的农户,崇祯八年四月,听说范家庄招人,他便来应募工人。他十分幸运地通过了cao守大人叔叔李道的面试,进入了范家庄玻璃作坊做事。一开始他干的是点柴烧火,后来cao守大人,那时候还是防守大人,让他干采购,专门跑城西薛员外的店铺买碱面,然后每烧一炉玻璃时候他就把碱面倒到坩埚里,每锅九斤。

    他就干这简单轻松的活儿。

    玻璃作坊第一座玻璃窑正式运转后有十七名员工,窑头蔡怀水带着三个人负责烧热炉子,三个人,包括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