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78节 (第3/6页)
没有追究:“这个谥号确实好,一般人拿不到,我不及他。" 古青青说完白居易的一生,语气放松不少,进入杂谈时间。 【现在有人说,白居易很多讽喻诗其实细思极恐,尤其是那一首《观义》。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这一句话或许让无数统治阶级为之羞愧。 它一定程度上质疑了封建帝制的不合理性。统治阶级没有从事农活,一直统治和奴役底层农民,这合理吗? 自己虽然是个官员,但未来会不会一步步沦为捡麦穗的妇女?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白居易觉得不合理,所以非常羞愧。冥冥之间,他对这种生来就有的社会运作模式而感到迷惑不解,所以发出了这一句灵魂拷问。】 天幕此话一出,很多有识之士身心震颤,立刻低下头颅,品读白居易的诗,越读越觉得惊骇。 白居易好像的确不仅自己觉得愧疚,也为整个士大夫群体而感到愧疚。 扶苏处在这个时代,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皇帝治理言员,言员治理百姓,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为此感到愧疚,实在有点大逆不道。 秦始皇却蓦然睁开眼睛:“是吗?朕是第一个皇帝,从前连皇帝都没有。” 未来的社会会发展成什么样? 扶苏瞬间冒出了和白居易一样的疑问。 秦始皇隐隐有了预感,早在大幕说什么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时候,他就有了这种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