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铸币不精美 等于不铸币 (第6/7页)
滥发,最后盐引制度彻底崩坏。 大明的欠账也就越多,崇祯看着老祖宗们欠下的两百年的账,只能呜呼哀哉。 而银两在当下大明,是没有使用价值,却有极大交换价值,而且十分稳定的货币。更没办法超发。 朱祁钰不愿意让盐引充当货币,但是在未来可见的很长一段时间,盐引和银币都会作为实质上的货币,在市面上大肆流通。 而兵仗局的工坊,造币的速度,就决定了大明是否可以长治久安。 宝源局是怎么废掉的,宝源局的主事王炳富为何整日里无所事事? 要是让宝源局一年铸30亿枚铜钱,王炳富现在一定不会那么胖,忙得他晕头转向! 而此时的兵仗局工坊非常的忙碌。 朱祁钰信步走在兵仗局内,所有人都是形色匆匆,所有人都是忙忙碌碌,取银两称重,熔炼银、铜、锡,压成银条,做成胎饼轧边,再印上轮廓文章,再次称重装箱。 现在兵仗局接了三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大订单,这三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大订单,首先是陛下的两百万两,然后是户部的一百五十万两,共计会产生四百五十万枚大明银币。 而工期为一年。 如果要折合的话,大约相当于90亿枚铜钱,流入大明的市场。 这是何等的忙碌? 工匠三班倒日夜不休,才有可能做得完。但是这是缓解大明货币压力的最好办法。 兵仗局有四台个超大的万两天平,精度到一毫,也就是0.001两。 兵仗局共有二十八坩埚炉,每一炉每次可熔银、铜、锡三百斤。 而制作模具胚,最开始的图案,是朱祁钰亲手画的,为阳文正字,再翻刻为阴文原模、二次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