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_分卷阅读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 (第2/4页)

游牧奴隶制。

    受到民族融合的冲击,魏晋流行起了更方便的胡床和胡服,但与此同时在制度上的观念,也不知怎么的就开始了往回退,欣然接受了胡人大多都是奴隶的设定。在他们眼中,有着卖身契的良家子仆从才是人,奴隶并不算人。

    高贵程度依次而下:世族、庶族、汉人仆从、胡人奴隶。

    正是世家这种不把奴隶当人看的态度,加剧了民族矛盾,这才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被迫南渡的世家自食了恶果。

    有些世家一直不能明白,同样是奴役,为什么少数民族奴役没事,偏偏他们奴役就出了事。

    理由有很多,拓跋六修只大略给卫玠讲了最重要的两个:一,造反的大多都是胡人里的贵族。你可以不把胡人中的奴隶当人,但你不能一棒子打死一船人,不能连胡人中的贵族都不尊重,这些贵族可是手握重兵、性情彪悍的。但很多世家子弟根本分不清二者的区别,觉得所有的胡人都是奴隶。

    在这点上,身为拓跋鲜卑首领长子的拓跋六修深有感触。西晋末期,他曾多次率众驰援西晋的官员,刘琨、王浚等等等,但这些大官却总是鼻孔朝天,仿佛自己有多高贵。

    说起来,王浚还是王济的堂庶弟来着,出身太原王氏,却比王济还要讨厌百倍,最后被石勒干掉了。

    拓跋六修默默在心里不太厚道的道了一句,干的漂亮。

    二,世代为奴的生活,让胡人奴隶在部落时习以为常,但是当他们被贩卖到洛阳,见识到了世家圈的仆从是怎么生活的之后,他们终于明白了他们之前的那种生活状态是不对的,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