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节 (第4/7页)
原来的东西比现在的成色好,稍微熨烫一下,跟新的一样,很没必要修改现在这套。 理由是皇上催得急,怕时间赶不上。 博尔济吉特氏则认为女人一辈子就成一次亲,当然要做新吉服,这套不合身或修改,或量身另做一套。 便是时间紧,任务重,也不能委屈新嫁娘穿旧衣。 最后两人征求郝如月的意见,郝如月怕麻烦,就道:“本朝力行节俭,仁孝皇后在时便是这样,我这个继后也不好自作主张。原来那套很合身,没必要再做新的。” 想了想又补充:“吉服如此,头面首饰亦如此,有现成的便用现成的,很不必铺张浪费。” 兆佳氏拍手称赞:“皇后娘娘节俭至此,当真是朝廷之幸,天下之幸!” 仁孝皇后在时,是出了名的节俭,除了年节很少穿华服,佩戴名贵首饰。 一件旗装能穿好几年,耳朵上的坠子也是半新不旧,常戴的手镯听说还是初见太皇太后时,太皇太后赏的。 宫里宫外谁提到仁孝皇后不得说一句,当真贤德。 皇上也曾称赞仁孝皇后,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后来仁孝皇后薨逝,关于继后的人选,宫里宫外猜了很多轮,上赶着掺和的人家也不少,比如钮祜禄家和佟家。谁能想到兜兜转转,最后让赫舍里家梅开二度。 今日圣旨颁下,尘埃落定,所有人的反应是:怎么又是赫舍里家! 不知内情的感叹又是赫舍里家,知道点内情的还要再加一句:居然是她! 赫舍里家这位二姑娘当年也是京城数得着的美人,到了适婚年纪经常跟着赫舍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