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6/7页)
妁还真不是一般的媒妁。太后指婚是恩典,不满意也得接着。 且不说三福晋带着“喜讯”,再次白着一张脸出宫去了,只说太后这边将人送走,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心腹宫女问太后:“奴婢瞧着索相的福晋并不是很想嫁女儿,好像与皇后所说不一样,太后为何要管?” 太后喝下一口茶润过喉咙才道:“可不是只有皇后求了我。” 若当真只是皇后来求,事涉外戚,太后还真不一定会管。可皇上也说起此事,太后就少不得要管上一管了。 其实最关键的还不是皇上,而是太子私下对太后说,三福晋当面挖苦皇后生不出嫡子,给太后气得不轻。 当年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也曾被人这样挖苦过,至今记忆犹新。 不仅如此,太后也是嫡母,也当过后妈,还曾经亲自抚养过当今。 她当时被人这样挖苦,是因为不得宠。先帝那时候独宠董鄂妃,看都懒得看她一眼。 但凡先帝肯分给她一点宠爱,太后必定会生下自己的孩子。 反观皇后,圣眷隆重。皇上明里暗里给她的宠爱,与先帝给董鄂妃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皇后为了太子,居然选择不生嫡子或者晚生嫡子,太后还是很佩服的。 最最难得的是,皇后还说服了皇上。 毕竟事后留与不留,都是皇上说了算的。 皇后为了太子做出这样的牺牲,太后本人都很佩服,却被赫舍里家三房当成把柄反过来对付皇后,太后真的生气了。 尤其太子说三福晋态度恶劣,极会挑拨,把他都吓哭了,太后的怒气终于到达峰值。 不管是为了皇上、太子还是皇后,这事她都得好好管一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