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节 (第3/7页)
膝下空虚,至今未有一儿半女。 这么多年过去,郝如月至今记得纳兰一阳光灿烂的笑脸,嘴确实甜,也确实会来事,可给人做养子,年纪有些大了。 “骤然收下这么大一个养子,乌雅氏没意见?”佟佳氏固然是福晋,可以安排妾室的一切,但乌雅氏不是一般的妾室,郝如月不想勉强她。 佟佳氏点头:“乌雅氏见过纳兰一,夸他是个经商的好苗子,还想亲手带一带他呢。” 其实赫舍里家长房早就开始接济丰台的善堂了,只不过那时候纳兰还在京。纳兰管吃喝,长房出钱给孩子们请先生读书识字。 这些年下来,善堂没有一个孩子是文盲,男孩都通文墨,女孩也识字,能管家算账。 听说有个孩子被家人接走之后,参加乡试不但中了秀才,还是案首。 在古代十二岁的男孩子能成家,也能顶门立户了。乌雅氏啥都不用管,白得一个好大儿,又怎么会有意见。 说完纳兰一的事,郝如月又叮嘱了佟佳氏两句,让她费心给二十七和三十六选两户靠得住的人家,佟佳氏一一应是。 “善堂是纳兰的,不是我的,我不过是帮着代管。”关于解散善堂,郝如月也做不得主,“这事还得问一问纳兰的意思。” 佟佳氏办事稳妥,很快按照郝如月的意思将酬金和常泰的亲笔信托人送往扬州,并且很快收到了回信。 酬金对方没收,原样退回。说善堂是他的,本该由他负担,反倒是请先生的束脩不是一笔小数目,这笔酬金补偿给长房。 至于解散善堂,纳兰没意见,可他远在在扬州,只能麻烦常泰代为cao持。 最后说到三个孤儿的安置。二十七和三十六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