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乃上将军_第十六章 局势得失(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局势得失(三) (第8/9页)

,但难能可贵的是,他拥有着无人能及的器量与胸襟。

    也难怪,毕竟李寿自小起便遭遇了诸多不尽如意的事,由于出身问题受尽了白眼,但正因为如此,使得李寿的心境非常稳固,不会轻易因为旁人的一句话或怒或喜,并且,长久以来处于逆境,使得李寿有着无人能及的胸襟与豁达,而这正是作为一位王者所必须的素质。

    要知道,前太子[周哀王]李炜,此前正是因为胸襟狭隘,其父、前天子李暨这才没有将皇位传给他,要是李炜那时也具备着如同李寿这般豁达的胸襟,那皇位的争夺,也就没其余几位皇子的事了。

    在此后几曰里,李寿朝廷照常运作着,丝毫没有新、旧帝王交接权利时会偶尔发生的局势动荡迹象,但是呢,也只有像谢安这样有资格早朝的殿臣才清楚,在早朝中发号施令的,并非是当今天子李寿,而是取代了丞相之职的皇八子、[八贤王]李贤。

    不得不承认,李贤不愧是大周李氏中罕见的奇才,单一人之力,便将偌大朝廷诸多国事整顿地井井有条,除了因为不信任李寿与谢安这些人,在早朝上颇为专权外,倒也挑不出其他毛病来,确实是叫人叹为观止的奇才。

    但是,叫梁丘公、胤公等眼下已渐渐退出朝廷权利中心的老人们最感到意外的,反而是李寿这位大周天子,就连他们也没想到,面对着颇为专权而有咄咄逼人之势的李贤,李寿竟然不怒不恼,早朝时亦是静静倾听,时而插几句叫人颇有启发的建议,而李贤似乎逐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以至于当李寿提出的意见偶尔不正确时,他亦做出耐心的解释,直到李寿明白其中利害。

    总之一句话,眼下的冀京朝廷,李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