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教坊交锋二 (第3/4页)
小就不喜欢读书,对于诗词基本上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他们之所以敢来比试,是因为李愔等三害打了包票。于是几人就望向三害。 李愔听完了侍女的题目,立马就开始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子就找出了数十首描写扬州的诗词,他正在从中挑选的时候。李旦说话了。 李旦说道:“我来。”说着就拿起纸笔开始写了起来。 原来,李愔让李旦和杜荷背诵了数十首名家所写的唐诗。李旦记忆力好,理解力也高,因此,大部分唐诗他都记住了。 在他所学的唐诗中,恰好有一首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当然,名字已经被李愔改成了《忆扬州》,作者就是无名氏,现在就是李旦了,以后就是李承乾了。 “我靠。跟我抢!”上次在西市,在美女面前,李愔的 风头就被李旦和杜荷抢了。这回露脸的机会,又被李旦给抢了。 “算了,谁叫咱是大哥呢。”李愔在心里安慰自己。 抄袭当然快了。很快,李旦就写完了诗词。 李承乾和长孙冲的欣赏水平还是很高的,看完了李旦的诗,两人大喜,急忙就想把诗交上去。 李愔想阴魏王李泰一下,就拦着他们,要等李泰先交上去再说。 魏王李泰是真有才学,他和杜构商量着写完了诗,也仅仅用了不到半柱香的时间。 在李泰交上去之后,李愔等人假装研究,故意抓耳挠腮地做出为难的举动。最后,在熏香快要烧尽的时候,交了上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