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五十亿贷款 (第3/4页)
起身来。 “等等等等,麻生小姐,好商量,好商量!”安德烈耶维奇连忙伸手虚按道。他没有想到,麻生香月居然这样干脆,一言不合,就要离开。 在国家银行里工作多年的安德烈耶维奇心里很清楚,如今的苏联金融体系已经是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正如麻生香月所说的那样,虽然说官方汇率还是一点九卢布比一美元,但是在黑市里,美元与卢布早就已经达到了一比九的兑换比。自己的要求,在熟悉苏联外汇市场的人面前,确实是有些过份了。 之所以在黑市中,美元与卢布的兑换比例与官方汇率有着这样大的悬殊,据后来专家学者们研究现,这一结果的出现其实也是有着深刻的内部原因的。苏联经济计划的特点是“重重轻轻”,即重点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这样便产生了居民消费品不足的短缺经济。而苏联国家银行每年现金政策的“奋斗目标”就是保持宏观经济平衡,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正好等于市场上提供的消费品,或者说,从国家银行经过企业最终流入职工手里的工资正好买完职工在企业里创造的商品和服务。但是,在短缺经济下,这种宏观经济平衡g本就不可能实现。在七、八十年代,苏联消费品连年供应不足,但国家不允许出现失业,于是,国家银行只能每年大量印钞票以支付工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苏联居民现金结余持续飙升。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一九八二年,苏联国民手中的现金结余已达数千亿卢布。只是巨额的卢布过剩没有给苏联人带来悠闲的生活。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