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3章 城市化和裁军 (第5/12页)
布拉托维奇市在10月份的时候,正式改名布拉托市,发展虽然没有奥托市那么快,但也引进了很多工厂,重点扶持食品加工出口,发展了60多家食品工厂。 科罗多拉港市也大力发展矿石进出口,南边的石油,澳洲和哥伦比亚的煤炭都会在这里中转一下。 拉潘帕省沿海城市的发展都算是比较快的了,圣赫塞规划构建T字形发展走廊,把沿海和内陆连接起来。 …… 钾三角地区距离秘鲁不远,奥兰市作为边贸城市,又有烟草、矿业开采、进出口贸易三大产业加持,最近两三年发展迅速,居住人口悄然过了20万,常年差不多有8万人是外国偷渡客或者新移民,经济规模也已经超过了省府萨尔塔市。 事实上,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在奥兰市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就一直为图库曼和萨尔塔省的制糖业提供季节性工人,智利南部的马普切人穿过安第斯山脉到门多萨收获葡萄,到巴塔哥尼亚剪羊毛。 现在这些邻国人在阿根廷定居下来,年轻的马罗洽(黑皮肤妇女)在中产阶级家庭做女佣,男人在工厂工作。 奥兰市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不管是机遇还是工作都相对缺乏,更繁华的布兰卡市和圣马丁市成为他们的终点站。 靠着奥兰市,圣马丁市和布兰卡市吸引的秘鲁和玻利维亚移民也有小几万,这些移民和当初科尔多瓦市的华人移民一样,主要是贫困或者本国缺少机会,来到邻国谋生,属于半候鸟型的,并非彻底的切断了母国关系,从阿根廷回去探亲虽然有些麻烦,但也不是那种离家上万里那种。 有移民中比较厉害的,还从阿根廷与母国倒腾货物贸易或者成立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