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247.第247章 货币兑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7.第247章 货币兑换 (第6/8页)

输出做准备,并且建立起以贵金属作为本位的货币体系;其次,将贵金属全部集中到执委会手中,而使用更加可控的流通券作为本地的货币,这样执委会就能有效地掌控住本地的经济命脉,对目前公有制环境下的物价控制有着非常直观的作用;第三,这也是为了让外来客商们形成本地以海汉为主的概念,逐步树立起海汉执委会的对外权威。最后,铸有海汉标识的银锭流通到大明社会之后,也可以有效地增大海汉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力。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对此提出过质疑,因为这种重铸的过程很容易会引起格雷欣效应,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量成色好、规格统一的海汉银锭进入到大明客商的腰包之后,很可能就会从市场流通中退出,成为收藏的财富,而与穿越集团交易的客商则会一直使用成色不一的劣质银锭,这样的局面长期持续下去,会对海汉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很快财政部在执委会召开的公开辩论会上便作出了解释,根据现代经济的知识,格雷欣法则实际上是专属于硬币流通时期的一种货币现象,而目前的胜利港地区已经开始用可兑换纸币逐步取代贵金属货币,这其实就是穿越集团金融部门所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目前正处于信用建立阶段,仍需与贵金属挂钩。而等到穿越集团的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银行信用得到社会认可之后,便可以开始发行真正的信用货币,脱离贵金属的本位,独立地发挥货币的职能,也就是后世所通用的各国货币。

    而当可兑换纸币与贵金属硬币同时存在的时期,格雷欣法则所起的作用往往会失效,再加上胜利港所采用的半强制式兑换措施的保障,以及目前穿越集团外贸中的极大顺差,可以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