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115.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5.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 (第3/5页)

也感叹道:“离海岸这么远,又没法直接通航,到时候还得再复制一次大本营的模式,先在海边建立前进基地,再一点一点地把东西运到内陆去。而且这距离比大本营的两个基地之间远了好几倍,以后要修陆上通道,工程量肯定小不了。”

    船队按照卫星地图上的方位,继续向北行驶了几里地之后,抵达了后世的昌化港所在的位置。这里虽然挂有一个港名,但并非大型海港,只是一个临海的小渔港罢了。这里已经处于石碌河入海口三角洲冲积平原的最北端,常年冲刷形成的沙洲在港外外侧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大型防波堤,然后在靠近北岸的内陆形成了一个口袋形状的港湾,虽然面积比胜利港的港湾要小了不少,但位置和环境都是极佳,就算外面的海面上生产了海啸,海浪也很难波及到这个港湾里来。

    船员们在缓缓前行的帆船上不断地测量水文数据,最后确认这个港湾至少可以通行排水量在两千吨上下的船只。如果能够对进入港湾的航道进行更深一步的清理挖掘,那么再大一些的船要驶进港湾也不是问题。未来开发这个港湾所需要做的事情,基本就只剩下在岸边筑起一排供船只停靠的码头和栈桥。

    眼看天色渐暗,考察队选择了在这里抛锚停船,并且派出了两支侦查小队对岸边三公里范围内进行了简单的搜索侦查。侦查的结果让考察队员们既觉得安心,又略微有些失望——这附近人烟稀少,侦查小队一共也只发现了四五户稀稀落落的人家,甚至连像样的村落都没能形成。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不会有什么能够威胁到这支考察队的力量,但今后执委会想要开发这地方,无疑需要从外地大量运来劳力,这也将是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