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0.第160章 海汉民团的战斗力 (第2/5页)
余士兵发赏钱的,否则没人会认真参训。 这个恶习是跟着明军学来的,明朝的正规军队是四日或者五日一练,卫所兵因为制度懈怠,往往是十日甚至半月一练,有些条件差的地方一月一练也不足为奇。而民团的训练频率,肯定是在正规边军之下,好一点的能跟卫所兵差不多,差一些的甚至还不如卫所兵,几个月才会组织一次合练。无论是从训练方法、条件还是频率的角度来看,都很难让人相信这样训练出来的武装力量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福瑞丰”李家的祖籍就在广州府的番禺,作为当地的豪绅之一,李家也常年养着一支规模在八十人上下的民团。李奈每次随家人回乡祭祖的时候,这支民团兵都会出动,用以维持地方秩序。如今看着海汉人的这支民团,李奈心中默默地就将两支队伍作了比较。 若论队列cao演的水平,海汉民团无疑是把李家庄民团远远抛开了八条街,在李奈的记忆中,李家庄民团甚至都没有进行过这么专业的队列训练。而海汉民团令行禁止,队伍中绝无交头接耳或者是左顾右盼的现象出现,表现出了极强的纪律性,这也是李家庄民团远远不及的一方面。 不过李奈还是不认为海汉民团的实际战力在自家民团之上,这是因为李家为了这支民团可是下了不少本钱,不但从佛山请了几位身手出众的武师当教习,还重金聘了广州府驻军的一位参将大人指点行军布阵方面的技巧——放在后世这就是妥妥的军事顾问。 除此之外,李家还花重金为这支民团全员装备了皮甲、单刀、长枪和盾牌,甚至队中还有五名民团中难得一见的弓手。至于明军中已经普遍列装的鸟铳,李家也花钱买了十支配给了这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