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9章 拆迁 (第3/4页)
什么意思? 拆迁了,选择要房子,在附近居住,家里如果有3口人,原来居住的房屋面积刚好是15平,安置的房屋面积也是15平,如果居住的房屋面积是50平,安置的房屋面积最大也只能是21平。 这一点,对农村很不友好。 农村房屋虽然差,破,但面积一般都比较大,但拆迁,换安置房,安置房的面积却一下变小了许多。 “到亲戚家,或者自己找房子居住,暂时的过渡,应该有补贴吧?”陆浩问道。 “有,自己找房屋过渡的,每个人每个月能有7块钱的补贴费用。”朱克庆点头,“这个费用其实还可以,但找房子住,总归是寄人篱下,没有自己的房子住着舒心。” 乡土情结,在儒家文化圈体现的很浓重。 刘萍找了间私人的房屋租下来,一个月是3块钱,拆迁过渡的补贴费用,每个人每个月7块钱,一家人稍微节省点,每个月还能有补贴落在口袋。 这等于是一份额外的收入,等待安置的时间越长,该越高兴才对,不过国人‘家’的观念很重。 租房,住亲戚家,那都不叫家。 “这个补贴费用还不错,挺高的。”黄明华道。 “是高,但没个自己的家,还是不自在。”朱克庆道,“本来,拆迁的地方应该建楼,我们这些选择就近安置的,可以搬进去,但有些负责建安置房的单位见有利可图,房屋拆了后,不急着建房,而是将地放着,随便找个理由一直拖着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