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3 (第2/4页)
“得了得了,好端端的哭啥?搞得跟几十年没见似的。”三哥假装抖抖鸡皮疙瘩,被老太太打了一下。 淼淼趁机抹抹眼泪,进屋见还是半年前的模样,连摆设位置都没变过。 “奶,我妈呢?” “守铺子去了,知道你们今儿回来,她也快到家了。”淼淼去北京没多久,杜洪江就被提拔为乡里农业站站长,毕竟年纪、能力在那儿摆着。 从办事员到站长,可谓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前专门跑腿干苦力还没露脸机会,现在怎么说也能跟乡长和书记同桌开会了。 他的事业有起色,刘玉珍也终于狠狠心把纺织厂门口的小门面买下来,虽然花了将近三千块钱,但改造成小卖部后生意不错,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能挣几十块,好的时候上百,再加卖早点的收入,每个月不下四千块。 家里的绵羊舍不得卖,越繁殖越多,直接在城外承包一座山头,盖出一个绵羊养殖场,毛一晒干就直接送纺织厂去,每个月也是一千多的收入。 零零碎碎加起来,一个月将近六千块纯收益。 在1989年,双职工家庭一个月只能挣两百块工资的年代,杜家已经月入六千了。 闺女回来没几天,杜洪江带全家上城北看地,挑了块依山傍水又交通便利的平地,请风水先生看过,买下来。 正月初八开始动工,盖洋楼。 大家在村里住惯了,不喜欢小区房的拥挤逼仄,还是独门独户有院子的才行。但别人盖好的别墅,他们又这儿不喜欢那儿不满意,索性自己买块宅基地,盖吧。 也算巧了,宅基地就在军区大院背后,大院后门正对着他们家院子门,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