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节 工商 (第3/10页)
式农具,自己不再怕没时间耕种了,自然是占得越多越好。 “岳父大人,此物之外,我还有一件东西要交给岳父大人打理。”曹冲趁势打铁的说道。蔡瑁一听,眉开眼笑,连声应好。发财地事情当然越多越好。 “我在邺城研究的印书术,已经成熟,工匠们近日就能到襄阳。上次王仲宣说起的那个蔡侯后人我也已经找到,他愿意将新式造纸术贡献给我,在襄阳新建一个纸厂。”在荆州遇到王粲之后,王粲对曹冲的礼遇心怀感激,当他听曹冲说因为纸价成本太高,书本目前还不能推广时,他提到了一个人,家在宣城,曾祖当年跟随蔡伦做过事,对蔡伦心怀感激,一直想造出一种好纸来替蔡伦画个像,后来在家中研究多年,终于将蔡伦造纸术进行了改造,利用随处可见地树皮和稻秸杆等物进行造纸,大大降低了成本,纸张质量也不错,取名宣纸。但他们没想过大量制造,只是造了一些纸自家用着。因为王粲替他家曾祖写了一通墓碑,曾经送过一些纸给王粲。 曹冲一听此事,立刻让王粲带着人去宣城,将这叫孔宣的人从宣城请了来,在襄阳长谈之后,将自己印象中零星的关于造纸的知识和盘托出,两相切磋,孔宣思路大开,在曹冲的资助下,建了一个试验性质的小作坊,带着几个弟子在里面日夜劳作,不久就造出了更漂亮的宣纸。宣纸的大批量生产有了可能,曹冲这才决定将印刷术正式推上历史舞台。 不能不说,蔡瑁经商地本事其实远远超过他打仗的本事,听到曹冲所说的两件事,他立刻盘算好了所需的资金和可能产生的利润,与造纸和印书两个比起来,农具的改造反倒显得微不足道了。特别是这两项跟文人接合起来,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