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种田指南 第8节 (第2/8页)
,去长安贩卖罢了,他称自己在长安城的西市开了家小小的杂货铺。 这番介绍后便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无非是想要在高长松这里买酱,至于数量,那是多多益善。 高长松虽想过自己这酱说不定能卖,却没想到如此顺利,可他毕竟是胸怀“宏大”理想的人,不至于被吓住,便跟孙大说:“此豆瓣酱需两旬才能做出,您可否等上一等。” 孙大也是好脾气:“不妨事,我本就要在此地休整,待两旬后来你这提货。” * 两旬是二十天,其实做豆瓣酱连发酵只需要十五天左右,但高长松要留出几天定制装酱的大缸子。此外他现在略感力不从心,家庭作坊如果规模小还是不错的,可一旦要大批量生产,就要往外招人了。 人选上他稍微有些想法。 大菜缸不用在外定,高老庄内有会陶瓦手艺的人,他家有从几代前传下的窑,不是什么能制作唐三彩的大窑,也就是做些锅碗瓢盆供附近几个村的邻里,面上没有斑驳就不错了,别说什么技艺。 在唐初,大部分乡民用的都是此类陶器。 酱菜坛子不算太值钱,人家粗略一算道:“给了十五钱就成。” 这里的钱还算单位肯定是开元通宝,说白了就是五斗米的价格。 人家既然做了,不免问高长松:“你是要做酱卖?” 高长松自然寒暄说要卖到唐国去。 这话可让人吃惊,要知道对乌斯藏的人来说唐国是天朝上国,他们的达官贵人就喜欢用唐的进口商品。此时大唐的工艺还带有隋代遗风,各个看上去都靡丽非常,价格卖得也高。 于是乎对高老庄的村民来说,能有唐国的商贩在他们这采买酱,是件与有荣焉的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