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搞基建_朕要搞基建 第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朕要搞基建 第66节 (第6/6页)

地官府均不准压价。

    织出的布料售卖到全国各地,还有些贩往西域番邦,赚来的钱再去购买丝线。如此反复,很快这条生产线便成熟了。

    百姓有了事干,即便今年田里收成惨淡,依旧能赚到钱。

    后续刘蔺又从南方运来新粮,保证百姓都能花钱买到粮食,今年的旱灾不任而解。

    *

    织布机在大启朝轰动了一时,除了它好用之外,也有不少人看到了机遇。

    长治帝对新事物接纳度非常高,特别是新发明出的事物,全国各地纷纷兴起了一波发明的热潮。

    这是好事,问题是发明出来的东西却不尽人意。

    什么圆形的马车,方形的雨伞,还有乱七八糟改形过的织布机,百姓的思维非常有局限性,完全不会创造新的东西。

    直到九月末,两个背着沙石的男人,从鲁州千里迢迢赶到上京。

    二人先去杂造局报了名,对方一听他们带来的是石头,问都没问直接拒之门外了。

    “爹,我就说这东西没有人认的,咱们跑了这么老远,算是白来了。”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汉蹲在旁边,满脸失望道:“这么好的东西,他们怎么就不认呢。”

    两人口中说的好东西就是身后背着的棕色石块。

    别看这石头不起眼,烧制完砸碎了沾水就会快速凝结,变成坚硬的石头,砸不烂,敲不碎。

    老汉也是年轻时偶然间发现这石头的奇特之处,家里翻盖偏房的时候,特意将黄泥墙都换成了这种烧制后的碎石粉,结果过了二十多年,正房都快坏了偏房依旧如新。

    他听闻新帝封赏了发明织布机的后人,心中也蠢蠢欲动,终于耐不住,带着儿子来到了上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