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_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0节 (第1/7页)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年轻歌手小强,用迪斯高舞曲起步,再用沙哑抒情的嗓音形成个人特色,最后还能用诙谐的叙事歌曲模式调节气氛,这已经不是普通歌手能做到的事情了。

    最重要还在于他这一系列外文歌曲,不但给同行树立了难以超越模仿的门槛,在崇尚国际化的沪海,普遍崇洋媚外的这个年代,还真是山羊打了绵羊屁,sao气又洋气。

    等到他开始用这种个人特色嗓音,挨着演绎当前流行的港台歌曲。

    其他还驻扎在沪海的歌手已经觉得相当挫败了。

    因为听过小强唱歌,再到别的歌舞厅,都会觉得差点意思。

    譬如说当时著名的骆中旭,后来大红大紫的黄妈,这会儿都在另外几家唱歌。

    结果都找了理由离开沪海了!

    成天被舞友来说那谁谁谁唱得怎么样,带动气氛又是一绝,您这是不是有点太做作了之类,很搞心态啊。

    有电视台之类关系的去平京,想赚钱的南下到粤州鹏圳,反正稍有名气的这会儿都不想呆在沪海。

    只剩下一些不出名的新手在各家支撑,看新学期开学以后音乐院校有没有人能够来顶上。

    整个沪海歌舞厅行业都震动了,隐隐然有点当年程大家、梅大家唱红沪海滩的味道。

    来挖荆小强的人其实川流不息,唱片公司也来过不少。

    可惜挖不动。

    荆小强没有其他歌手那种趁着当红拼命找钱的心态,每天固定五首,唱完收工,不然能给多少?

    两块钱一张门票,一个歌舞厅自己可能都才门票收入两三千,场地、电费、乐队啥的各种成本刨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