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官配发盒饭[快穿]_第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节 (第4/6页)

也挺高兴。

    “行,算你一个。我去别的村里和县上看看,你等我的通知。”

    刚才周峡说,附近村子有知青和村里人结婚生子了,那些人都会留下来,但往哪里安排,又是个难事。

    之前知青们都在村民们家里寄住帮忙,现在因为政策他们该回家去,村民们的房子就住不了了。

    但是要往县里工厂找工作,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住处,听说三水村发展的好,那些青年就想来路琢开办的工厂里找点活干。

    其中有一对是结伴下乡的男女知青,学识不差,因为一方成份不好,家里不同意他们结婚,就借着下乡的时机,背着家人一起躲到了这里。

    两人下乡同甘共苦,感情越发得好,几个月前就在乡亲们的见证下结了婚。

    他们回家很可能被家人拆散,于是两人就决定扎根在这里,等生下孩子再回去见父母。

    这样的知青不少,显然能转化成培育人才的优质生产力,陆云柯找到有关部门咨询,县上征求了不想回去的知青们的意见,后面一思索,找到各个村子的村支书开了个会。

    最后所有人都采纳了陆云柯的意见,准备办个扫盲班。

    扫盲班就在三水村工厂旁边,陆云柯腾出一间厂房提供给知青们用的,村里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来上课,几科老师就由几个厂里工作的知青担任。

    适龄的青少年都先上两年扫盲班,考试成绩好才会被送到师范学校就读,因为陆云柯出资出力,县上给了三水村十个师范学院的就读名额,陆云柯已经提前掏了学费和住宿费,村里人要能考到师范学校里去,县上和学校都有补贴。

    他这是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高速发展,其中三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