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砸场子的来了(6.4K) (第3/9页)
无情的吊打。 他在与阿索尔·埃斯蒂斯写信的时候曾经破口大骂: “那些华夏人太XX会读书了,读读读,读个xxxx....” 而除了容闳外,华夏近代第一位赴欧洲留学的则是黄宽。 他先是和容闳一起远涉重洋,考到了海对面马萨诸塞州的孟松中学。 接着在1849年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并且顺利取得了医学学位。 所以近代华夏留学生出现的时间还是很早的。 但如果将范围缩小到欧洲顶级大学,那么相关时间线就要大幅度推后了。 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剑桥大学的华夏人叫做苏本铫,他在1892年就进入了剑桥大学圣约翰书院研读英文,但1907年才顺利取得学位证书毕业。 因此在历史上。 第一位获得剑桥大学毕业证书的华夏人是伍连德,1896年考入的剑桥大学,1900年获得了学位。 可眼下不过1850年,一鸦也还没有爆发。 为什么在剑桥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会突然出现了一个华夏留学生? 这可比原先的历史轨迹提前了四十多年! 要知道。 促使本土大量派出留学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一鸦爆发,国门被叩开的缘故呢。 并且看他身后的长辫以及有些蹩脚的英文,显然不太可能是早先华夏移民的后代。 不过很快。 徐云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那是在几天前的图书馆里,当时他在确定了眼下欧洲生产力水平大约接近1900年的时候,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在这种生产力水平下,本土反而能苟到现在不被侵略呢? 如今想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