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一百三十三章 填鸭式教育不可取 (6400字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填鸭式教育不可取 (6400字大章) (第5/9页)

法,其实是比较麻烦的。

    因为根据R2 d2=(R h)2可以计算,一个视线高度为1.75米的人,能够看到的地平线距离有4.65千米。

    如果你站到山上或者建筑高层,看到的范围就更远了。

    这种十几公里起步的视力范围,一般人其实是很难分辨出船帆、船桅和船身的。

    这种情况下所谓首先看到风帆,很大部分原因要归结于风帆的显眼程度,和海平面没啥关系。

    但值得一提的是,登州和昌国这两个地方却很特殊,不同于一般的海岸:

    它们都是宋朝水军要地,同时也是宋代知名的海市所在。

    眼下是宋朝海市最发达的时期,贸易联通的可不是内地,而是周围的各个国家。

    而凡是越洋贸易的船只,体型往往都非同一般。

    比如很有名的宋代古船,被发掘复原的华光礁1号。

    整艘船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约3-4米,这在宋代只是中型船的规模。

    像在登州、昌国这两处海市兼军事重地。

    你若是运气好,甚至可以见到两千料级别的帆辅车船。

    至于所谓两千料嘛,差不多是45米、宽11米、深5米的规格。

    也就是千吨级的排水量,是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的40%左右。

    这种规模的大型船只,只要天公作美,在极远处分辨出船帆和船身还是不难的。

    老苏和小赵一个是前任宰相,另一个是宋哲宗的亲弟弟,属于大宋最顶尖的那批人。

    他们前往海市的时候想要见到这种船,简直就是像是喝水一般容易。

    当然了。

    在后世看来,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