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再见小赵 (第4/5页)
。 徐云上辈子在写小说的时候,曾经也写过类似规格的望远镜,当时还有读者提出过“你知不知道这对基座的精度要求啊”云云。 但实际上呢。 天文望远镜对基座的要求,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哪怕是在后世,普通天望远镜基座的核心也只是道布森底座加中垂而已,主要是用它来跟踪天体发生场旋。 后世很多天文爱好者搞的车载望远镜没条件配道0.5v以上的布森底座,靠垫高底座一侧的办法就能勉强起到这种效果。 又比如在18世纪。 赫谢尔制作的那台绘制了银河系结构图的天文望远镜,压根就是架在一台木车上搞定的,有些类似大型的投石器。 那架望远镜的规格是直径1.22米,长度12.4米,比徐云这架还要大一些呢。 现代的生产力水平高,各方面的要求自然就会追求精细化。 但古代的学科发展水平相对有限,拿现代目光去要求古代是没太过必要的。 就像参加高中800米跑步一样,本身平台水平不高,有必要去穿十五万的运动鞋吗? 以宋代或者说11世纪全球的科学认知水平来说。 太过高深的知识反而会害了他们,这属于时代的局限性问题。 当然了。 比起赫谢尔那个穷逼,徐云他们的望远镜至少不会惨到用木头来做镜筒——徐云用的是铁。 同样,还是回答那位提出基座问题的读者的另一个问题。 直径1米、长度十米、厚度2厘米的空心圆柱体积是0.61544立方米,一立方米铁的重量是7.8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