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功亏一篑(上) (第6/7页)
有多说什么。 来到罗晋勇的办公室,张小刚没有帮忙,而是立即用上了通信设备。 此时,总参谋长会议上已经闹开了锅。 伯克把罗晋勇提交的拦截方案原封不动的送交总参谋长会议,杨方烈与谢尔盖耶夫均表示赞成,雷诺也倾向于采纳,但是斯塔克坚决反对,还拉上斯托克顿一同提出了好几点反对理由。 最主要的反对理由就是,太平洋沿岸国家众多,如果撞击引发超级海啸,后果将不堪设想。相对而言,印度洋沿岸地区的人口少得多,且主要是不发达国家,濒临印度洋的成员国也只有澳大利亚,即便撞击引发了超级海啸,造成的灾难也要轻得多,且对行星防御理事会各成员国的影响不大。 这个理由,显得冠冕堂皇。 只是,忽视了罗晋勇在拦截方案中提到的一个关键数据。这就是,如果不进行拦截,碎片撞击印度洋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四,而撞击太平洋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三,两者相差了三倍有余。 此外,前者是大概率事件,而后者是小概率事件。 按照数学逻辑,肯定应该采纳罗晋勇的建议,拦截撞击点在印度洋上的碎片,而不是拦截撞击点在太平洋上的碎片。 斯塔克坚决反对的真正原因是:太平洋上的撞击点离关岛太近了。 虽然最后六枚核弹头属于中国与俄罗斯,但是消息公布之后,杨方烈与谢尔盖耶夫不可能将其视为国家财产。 为此,杨方烈与谢尔盖耶夫只能据理力争。 两人的目的,其实正是斯塔克反对的根本原因,即利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