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神是怎样炼成的_第九十一章 灯火阑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灯火阑珊 (第5/7页)

,下头是黑豆、白芸豆和红芸豆。”那摊主见苏鸾面露好奇之色又是难掩面对这些东西的懵懂,便知道这是“五谷不分”的富贵之人,既是想赚她的银子,倒也颇为认真地给苏鸾介绍着,“眼下还未到秋日,等两淮的谷子收了,便能做出许多的新画来。”

    “我自幼便不曾有机会见田间地垄与人间五谷,到底是人生浅薄。”苏鸾点了点头,自个付了银子,将那副以豆子做的颇为简陋的画作买下,又转头对梁谨道,“活在那样的地方,抬头便能看到天,却很难见到地。但我知道,若是真的想立住,便要天地皆放在心中。”

    梁谨听了苏鸾这话,脸上眼中皆是浮现起很明显的笑意,点了点头,道:“士农工商,农为本。农桑之事,是社稷稳固之根本。若人人皆暖衣饱食,天下便可安稳。”

    “您说,这一派繁华的江南,是否人人皆能暖衣饱食呢?”苏鸾与梁谨在人群之中行走,渐渐便从半步的距离,变成了并肩而行,梁谨默不作声地便走到了苏鸾的外侧,将她与周遭人群小心隔开,“若是连京畿卧榻之侧的江南,都不能人人皆暖衣饱食,那何谈天下人呢?”

    “江南水系纵横,因而物产丰美。若是江南的农田全数用于种植稻米,尽管人多地少,亦能养活天下半数的百姓。”梁谨叹了口气,“只是,比起能纺织千金一匹的绸缎的桑麻,稻米实在是不值钱。”

    “于是,自总督衙门以下,各级衙门,都更鼓励百姓改水田为旱田,广种桑麻。”苏鸾意识到,这一夜至此,梁谨的这几句话,才是至关重要的,尽管,这样的国策大事,似乎与自己与他,都并无太大的关系,“谨作为一介商人,作为江南最大的丝绸商人,是不该说这样做不对的话,只是南直隶所做,太过了。”

    “您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