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诸事停当(大结局) (第5/18页)
,但属下的那些大臣也会对他行成制约,并有一套完善的监督体制。 而要完成这项非常浩大的工程,仅凭他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也需要很多年的慢慢改变才有可能实现。陈易需要很多的人帮忙,也不能让人才断档。如今已经有很多有才之士经他荐举、提拔得到了朝廷的重用,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大力量培养,并且要向这些人灌输“民主”方面的理念。 陈易不喜欢阿谀奉迎之臣,他希望官员们都是耿直入士,能为理而争。 裴行俭当年制定的官员选拔制度被摆到很高的位置上,所有官员的任免、考核、提拔都按章行事。官吏是国家的根本,治国首先要从治吏开始,官吏队伍治理好了,其他事都好办了! 监察制度在逐步完善之中。 制度是治本之策,陈易就是希望在他手上,能将所有制度都完善,包括官员的任免、监督、考核。 选拔官员当然是重中之重。 可以说,如今选拔官员的最好措施还是科举制度。 但在陈易主导下的科举制度,已经不仅仅限于选拔合格的官员上了! 陈易令吏部尚书魏玄同,率领一般官员,依照他所提后世教育体制及科技发展方向,完善科举制度,不但要为朝廷选拔适合当官的人,还要将那些精通各行各业的人才都选拔出来,为朝廷所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陈易非常信奉的一句名言。 在他的努力下,以往时候被称为“奇技yin巧”之学,如今已经登大雅之堂,从事这些技术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连科举都设这方面的专业了,这是陈易力排众议而推行的。 陈易期望,在他推动之下,整个社会能对“科技”知识重视起来,从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