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_科举出仕(士) 第1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科举出仕(士) 第145节 (第3/7页)

?不管如何,作为好友,稍微提醒一句,方才显得仁义。

    听完黎池的话,赵俭脑子里面,像是有一面锣敲响一声,脑子为之一清!

    是他迷障了!这辈子已经有许多变化了,如何就能确定,父皇会在这个冬天驾崩呢!

    赵俭赶紧回忆,最近以来,自己似乎表现得有些心急了。不过万幸的是,没有犯下明显错误,应不至于影响大局。

    “本王要多谢和周的提醒,是该心平气和地等待。”赵俭真诚地道了谢。

    ……

    拜访了赵俭,黎池又赶在休沐日的时候,将明晟、钟离书等,在翰林院时几个‘新翰林‘派系的好友约在了云生楼,吃了一顿酒,叙旧一番。

    今年是翰林院三年一考绩的年份,考绩过后,明晟、孙玉林和李乾桉依旧待在翰林院,升了半品官。

    像他们这样,翰林院检讨升编修,翰林院编修升修撰,这样按部就班地熬资历,若是幸运的话,每三年就能升半品,这才是翰林官的正确打开方式!

    钟离书调到史官的位置上去,是因他秉性耿直,沉默寡言不搬弄是非,文采也还过人,正适合起居舍人之职。

    像黎池这样的,就不能归于一般的翰林官,要拎出来另算!

    因钟离书如今的职位,职在记录皇帝的言行,涉及到保密。因此席上聊天的时候,都自觉地避开了不便与钟离书聊的话题,免得他难做。

    而且,以后怕是也要与钟离书避嫌,不能交往太过密切,不然有些事就说不清了。虽不能交往过于密切,但寻常往来也不会断绝了。钟离书本来就是一个寡言的,倒也不会太不习惯。

    “……我幼弟敏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