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395 中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5 中亚 (第2/5页)

个规模庞大且突击能力非常强的装甲突击集群,德军统帅部将他们部署在华沙南北两翼,其目的是什么,几乎不用想就能判断出来。

    有鉴于此,在九月初的时候,总参谋部在经过了慎重的研究之后,向白俄罗斯第1、第2两个方面军,下达了就地转入防御作战的命令,随后,莫斯科接受了英美两国提出的要求,苏军的前进机场开始对英美的空军开放,允许两国的空军使用苏军的机场,为华沙的起义军提供空投援助。

    从九月初开始,作为波兰流亡政府的领导人,米科莱奇克和他的幕僚们便一直滞留在莫斯科,他们一方面请求苏联政府加快在华沙正面的推进速度和力度,一方面敦促联盟承认他是波兰政府唯一的领导人。

    但米科莱奇克的要求无疑是不可能得到兑现的,即便是他的盟友,英美两国对于志愿华沙起义者的兴趣也正变的越来越薄弱——英美两国对华沙的空投支援并没有什么效果,一方面是空投物资难以落到起义者的控制区域,另一方面则是实施空投的运输机损失严重。

    从某种意义上说,英美对华沙的空投支援,已经演变成了一场人道主义作秀,政治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实际意义,英美那些飞机投下的物资,更多的都支援给了德国人,而华沙起义军真正能够得到的,估计连两成都不到。

    同样也是在九月初,随着苏军在维斯瓦河一线全面转入防御,并在南北两翼加强了炮兵防御火力,德军随即加强了在华沙的镇压力度,希特勒命令负责镇压起义的党卫军第三骷髅师将华沙夷为平地,随即,德军在华沙市区内动用了博格瓦德IV号重型装甲爆破车,450公斤炸药的威力,在华沙市区内制造了成片的腥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