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313 复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3 复更 (第2/5页)

敌人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似乎也没有什么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之所以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并不是真的没有人反对,只是那些反对的意见被压抑住了而已,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不想发声,或者是心存顾忌,不敢发声,仅此而已。

    总的来说,贝利亚同志当时所面临的环境,就是社会民意上,联盟的公民普遍不了解内务人民委员部,或者说,对这个强力部门持有否定性的态度。而在政治环境中,他的周围强敌环伺,自身却又缺乏坚定牢固且强有力的盟友,因此,可以说,他的悲剧性下场是早就注定了的。

    有鉴于此,维克托认为自己很有必要在联盟层面上,扭转一下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形象,至少要让民众们了解到,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并不是魔窟,也不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罪恶之地,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国家政府部门,其职责和作用就是为了维护联盟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实际上,维克托所不知道的是,在他前世的那个时空里,同样有一个人在主导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工作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这个人就是富有远见但政治上却不怎么成熟的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同志。

    正是在谢米恰斯内主导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工作期间,其对扭转委员部的公众形象做了大量工作,一系列有关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小说、刊物得以出版发行,一系列的苏联间谍被塑造成了国家英雄,在六十年代将近十年的时间里,联盟诞生了大量以宣传国家安全工作为主旨的小说、影视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该机构在联盟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至于说这项工作取得了什么样的实效,没有人做过评估,但现实是,谢米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