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299 讯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9 讯息 (第2/5页)

的时候,农场的农民是享有一定“自留地”的,这个所谓的“自留地”,实际上就是房前屋后的一小块土地,不适合拿出来搞机械化耕作,所以就留给了农户自己经营。

    除此之外,国营农场内也允许农户自己养一些鸡、鸭什么的,以此来稍稍改善一下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国营农场这种公有制的经济体系下,其实也是保留了一定私有制经济成分的。

    而这一次,赫鲁晓夫同志提出的建议,显然更加的激进了,取消“自留地”的政策,等于是将所有的私有制经济成分,一股脑的全部消除了。

    考虑到一些现实的问题,赫鲁晓夫同志的意见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比如说主管计委工作的沃兹涅先斯基,再比如说马林科夫同志也对此表示了反对意见。而在这其中,沃兹涅先斯基的反对态度是最明确的。

    实际上,维克托也不赞成赫鲁晓夫同志的提议,原因很简单,这项提议纯粹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同时,完全忽视了经济效益的问题。

    各个国营农场的所谓“自留地”,根本就是一些鸡肋般的地方,大的或许有个一两亩,小的甚至只有两三分。在这种碎块化的土地上,肯定是无法进行机械化耕种的,过去农庄方面也不是公开允许农户私自垦用这些土地,只是不去干涉罢了。

    现在,赫鲁晓夫同志的意见,就是明确禁止农户私自垦用这些边角地块了,说的更明确一些,就是这些地宁可慌着,也不允许私人开垦经营。

    沃兹涅先斯基之所以反对这个提议,就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考虑的,而赫鲁晓夫提出这个交易,则是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考虑的。至于说马林科夫同志之所以反对这个提议,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