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1 质询会议(1) (第2/5页)
说句很到位的话,此人的性格、作风,与斯大林同志颇有几分相似,有意思的是,列宁格勒的那些人似乎都是这种脾气,比如说日丹诺夫同志,再比如说沃兹涅先斯基同志。 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头上有这样一位领导存在,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库兹涅佐夫时代”,主席团的成员们大多心存抵触,他们更希望曾经那种工作状态一直保持下去。 或许正因为如此吧,维克托这次回来接受国防人民委员部的质询,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内的态度还是比较统一的,尤其是在“费比舍恩科事件”上,主席团成员普遍认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办案程序,不应该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哪怕是军方也一样。 其实,在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主席团中,一直以来都有一种意见,尤其是反间谍局、意识形态保卫局、政治保卫局等部门,都认为委员部也应该有一个类似内务人民委员部特殊委员会的部门,这个部门同样应该具备从搜证到抓捕,到审讯,再到审判的全部权力,其办案过程同样也不应该受到司法部门的约束。 为什么? 理由很简单,因为类似反间谍局这样的部门,处理的案件都非常的特殊,其细节,甚至是案情,都不适合对外公布,有些甚至是需要严格保密的。 如果说反间谍局的情况不容易理解,那么意识形态保卫局的工作就更有代表性了,毕竟这个部门所处理的案件,都是专门针对那些持不同政见者的,他们办理的案子,更是必须保密了。 而一旦这些案件需要经过司法部门的介入,那么保密性就无从谈起了,毕竟知道的人越多,就越谈不上保密。 过去,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在处理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