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_第一百四十三章 指点人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指点人物 (第3/5页)

收复后,强行大撤湘军,虽一时免去了不少口舌,但终究缺乏远见,后之捻乱幸赖少荃淮军以成大功。少荃气度恢廓,近年来不但不撤淮军。反而大量用洋枪洋炮装备,成为当今天下第一劲旅。对于此事,朝野议论颇多,甚至有人以董卓、曹cao视之,疑有非常之举。”

    说到这里,曾国藩又端起茶杯喝水,并注意看了下李鸿章的反应。只见他神态自若,并不因世有董、曹之讥而动容。

    “这就是李少荃,他到底与我大不相同。”曾国藩心中叹道:

    “这当然是无识者浅见。”曾国藩接下去道,“当今内乱虽平,外患不已,大清江山时有被蹂躏之虞,八旗、绿营不能作依靠,前事已见,保皇太后皇上圣安,卫神州华夏之固,日后全仗少荃之淮军。另外,维护我湘淮军十多年来破世俗文法之成果,亦只有指望有强大之淮军存在。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第一点,今后不管有多大的风波兴起,淮军只可加强而不可削弱,这点决不能动摇。”

    “请恩师放心,只要学生一息尚存,这一点一定谨守不渝!”李鸿章语气坚定地表示。他没有保君卫国的强烈神圣使命感,也并非有维护湘淮军破除世俗文法战果的深远认识,他只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乱世之中手里的刀把子不能松,这是一切赖以存在的基础。不过,曾国藩的这些话也给他以启示,他今后可以保君卫国的响亮口号来从多方面提高淮军的战斗力,而一旦淮军真的成了天下独一无二的劲旅,便任是谁人也不敢说撤销一类的混帐话了!

    “长毛平后,我曾期望国家即刻中兴,谁知捻乱又起;捻乱平后,可以措手了,不料又发生津案。在处理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