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第18节 (第5/11页)
元小两岁,但是迟上学了?两年,所?以,今年刚好读初三,她的学习成绩不差,够着高?中录取分数线,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至于?中专嘛,那就得再拼上一把了?。 按理说,罗美玲这样问是讲不通的,大?家都?知道,中专生可是一毕业就会分配工作的,只是,谁叫这时?候的政策是家家户户只能留一个孩子在城里呢? 于?强都?已经工作了?,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所?以,轮到于?静身上,她已经没了?选择的权利,毕业了?以后只能下乡去。 一个姑娘家,独自?在农村生活,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自?打?政策出?台,罗美玲就好像一眼看到了?四年后要下乡的于?静似的,心底里焦虑不已。 为着孙女的将来,罗美玲把“未雨绸缪”这个词,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但凡附近有下乡后回家探亲的知青,也不管跟人家熟不熟悉,她都?会过去坐坐,仔细询问一番下乡后的生活,由?此也对农村多了?不少了?解。 这不,想着知青口中计分员和老?师都?是轻松的工作,最起码,比下地干活儿要轻松多了?,她就打?起了?这方面的主意,中专生的学历,跟其他?知青比起来,可谓是压倒性的优势了?吧。 事实上,徐元也是才想起来,表妹于?静是要下乡的,虽然说,她在农村待个两三年,政策有所?松动,她就能回城了?,总比当了?十来年的知青、看不到回城希望、已经在当地结婚生子了?的人,处境要好上一些吧。 但是,在农村生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两年,听起来时?间不长,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来说,却是格外得难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