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我收藏了 (第3/4页)
指此时的扳指已经脱离了征战等武事。 清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看到一件进贡的玉扳指,立刻被其温润的玉质和精致的工艺所吸引,于是为此作了一首诗,诗文内容为:‘缮人规制玉人为,驱沓闿抨是所资。不称每羞童子佩,如磨常忆武公诗。底须象骨徒传古,恰似琼琚匪报兹。于度机张慎省括,温其德美信堪师。’ 这首诗不仅把扳指的来源、用途jiāo dài 得很清楚,而且引经据典,将古代玉扳指的使用制度作了说明。在此基础上,他结合儒家关于玉与仁、义、礼、信、德之间的关系将玉扳指拟人化,使整篇诗文在宣扬封建礼制的同时,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这也是乾隆所作的第一首关于玉扳指的诗,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共作有此类诗赋达五十首之多。 刚才我仔细看了看,zhè gè 扳指上也刻了一首”吴文古说起扳指如数家珍,他刚才仔细看过,zhè gè 扳指让他想起了都博物馆的一件清乾隆御制诗扳指,其诗作内容也是这首。相比两件玉扳指,其外壁的纹饰组合和布局基本相同,制作工艺特点也相一致,可以肯定两件玉扳指都出自于宫廷玉作。 “吴老,zhè gè 玉扳指的内壁好像还刻有字。”严礼强用手指摸了摸玉扳指内壁,把玉扳指举起来,朝着光线的地方仔细观察着。 “刻的应该是‘射鹄恒用’,据记载,‘射鹄’为清代禁卫兵中的一个兵种,兵源多来自于镶黄旗、正黄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