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0 (第3/4页)
,如今在县里,大小也算是个名人儿啦。 加上这些年的经营,县里主要单位的负责人,大哥全都认识,很多还是能说上话的朋友,还有一些社会人士,二代啊,什么的,都有交往,特别是做买卖的,几乎就没有不认识的。 人脉就是这样,越积越多,到了后来,有些人,都不用特意去结交,不知道通过谁就能在什么场合遇到,然后成为朋友。生意,有时候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就来了。 大哥在一次跟朋友吃饭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川里来的商人,在家乡开饲料厂的,到东北来收粮,以前跟县人的一个商人就认识,也是奔着他来的,到了这边,又通过那个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些人,而士安大哥就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说士安大哥一定能帮到他。 生意上门,大哥当然不会拒绝。正好,年前,明子也联系了省城的饲料厂,他们已经开始在三姨和老姨家设了收粮点儿在收粮了,这不就是顺手儿的事嘛。 第二天,大哥就带着那人去看了货,都是高品质的粮食,玉米高梁都有,那人很满意,当场就付了定金,一周之后,大哥就给他发了一车皮过去,这边儿火车站发车,那边儿他就把货款给大哥付了。一斤玉米挣了七分钱。零售在一毛五分钱一斤啊,一斤挣七分,暴利了。给省城的饲料厂送货,一斤才不到五分钱,那当时谈成的时候,还都觉得是大买卖了呢。 唯一一点,就是川里那家要的量少,一年可能也就三五车的量。还是省城的饲料厂能全年一直送粮。细水长流,也不少赚。 三姨家的老三,和老姨父现在基本是全年都在忙着收粮的事儿。生意好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