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九六三会议2 (第6/7页)
言道:“想当年,华国想要造原子弹,全世界都觉得不可能,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那个时候的华国有技术么?有钱么?有国力支撑么?我们是勒紧裤腰带造出来的原子弹!多少人饭都吃不上,饿死都正常!而且,有多少人懂原子弹,懂原子弹对华国的意义?!结果怎样呢?没有原子弹,估计华国现在连国家主权都不可能完整。如果前沿科技我们在不研究,那么三十年后,物理、数学、几何、化学将全面落后于西方,造成后三百年的没落,华国跌倒了一次再也不能跌倒二次了!” 杨贻桐在讲台上看着大家,没想到大家对此事的反应是那么的激烈,完全超乎了他预期的想象:“大型对撞机不仅仅是物理学基础研究迫切的需要,也是华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机遇。一旦抢险建造对撞机,华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将处于世界之巅,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建立大型对撞机还可以帮助华国在精密机械、微波、真空、自动控制、数据获取与处理,计算机与网络通讯等技术方面领先国际,可以培养上千名顶尖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引进上千名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形成一个国际化的科学中心。” 此时南博明教授走向讲台发言:“建设大型对撞机,寻找上帝粒子,绝不是实验的终止,而是新的开端。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应用科学,也就没有服务于我们生活的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同等重要,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上,要合理布局、战略考量,但基础研究必须走在前面,必须有所储备,才能引领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崛起!比如说袁隆平,利用对遗传学基础理论及其杂交优势理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